<cite id="ormje"><table id="ormje"><dfn id="ormje"></dfn></table></cite>

<strike id="ormje"></strike>

<li id="ormje"><meter id="ormje"></meter></li>
      首頁>檢索頁>當前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1-18 作者:康翠萍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中國民族教育》雜志

      近段時間,教育部在官網(wǎng)發(fā)布,將抑郁癥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nèi)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前段時間,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fā)布的名為《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19—2020)》中提到我國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引發(fā)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也牽動著廣大教師、家長和相關教育工作者的神經(jīng)。青少年時期是個體發(fā)展的重要人生階段,只有正確認識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存在的問題,了解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才能對癥下藥,從而切實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體現(xiàn)的特殊性

      青少年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看似和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沒有差異,如情緒持續(xù)低落,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顯著下降,行動遲緩、活動量減少,沉默寡言等。但與成年人不同,比如,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大多是由典型的事件或因素觸發(fā)的,主要集中在學習和人際關系方面。有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青少年的心理壓力事件30%屬于學習方面,40%屬于人際關系方面,其他方面的占30%??梢?,學習、自我認知、人際關系、生活和社會適應方面的心理行為問題是中小學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現(xiàn)。

      但從本質(zhì)上說,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與成人心理健康問題的顯著特點又有所不同。以抑郁情緒為例,主要表現(xiàn)在:

      第一,青少年抑郁的典型臨床表現(xiàn)是情緒低落、記憶力和思維能力下降,負面自我評價以及意志和行為減退等,其臨床特征與成人組有顯著差異,較少有成人主觀上的抑郁感覺等。

      第二,抑郁青少年往往不能準確描述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而是通過行為或軀體癥狀表達出來。這可能會掩蓋抑郁癥狀,導致誤診和漏診的發(fā)生,延誤疾病的治療。

      第三,伴隨癥狀有焦慮、煩躁、緊張不安、易激怒等癥狀,還可伴有多動、不守紀律、沖突、反抗、逃學、厭學等,甚至有打架或其他違紀行為。

      除了關注那些達到抑郁臨床標準的青少年,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青少年這個群體,為什么當今有那么多青少年不快樂,甚至有些青少年出現(xiàn)了極端不良情緒的情況?

      導致青少年不快樂的影響因素分析

      導致青少年不快樂的因素有很多,但這些因素之間并非是孤立的,而是有一定規(guī)律和聯(lián)系的。根據(jù)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把這些因素進行歸類,就能很好地理解這些因素之間相互影響的關系,更有利于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案。馬斯洛把人類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自我實現(xiàn)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

      需求層次理論有兩個基本出發(fā)點,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層需要獲得滿足后,另一層需要才出現(xiàn);二是在多種需要未獲滿足前,首先滿足迫切需要,該需要滿足后,后面的需要才顯示出其激勵作用。一般來說,某一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了,就會向高一層次發(fā)展,追求更高一層次的需要就成為驅(qū)使行為的動力。相應地,獲得基本滿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勵力量。下面來分析青少年在這些層次需求的缺失。生理需求在此就不做討論了。

      安全感。

      安全需要包括安全、穩(wěn)定、依賴、保護,免受恐嚇、焦慮和混亂的折磨,對體制、法律、界限的需要和對保護者實力的要求等。父母是給青少年造成安全感缺失的主要來源?!案改傅牟还?、不公正或相互矛盾會讓他們感到焦慮和不安全”,這些不僅會給他們造成痛苦,也會讓他們感到這個世界是不可靠、不安全和不可預見的。另外,家庭內(nèi)部的爭吵、肢體沖突、分居、離婚、對孩子打罵、發(fā)脾氣、恐嚇、責罵、粗暴的體罰等不僅會讓孩子驚慌失措、惶恐萬分,還會讓他們害怕失去父母的愛,從而引發(fā)他們的抑郁情緒。

      四川大學附屬小學心理中心小組協(xié)同四川大學心理科研團隊對該校1843名學生施測的結果顯示:學生的情緒問題、品行問題以及多動等,與家庭環(huán)境密切相關。知識性、親密度和組織性高的家庭學生心理行為問題少;矛盾性、追求成功、道德性高以及離異留守等非核心家庭學生心理行為問題多??梢姾椭C、親密的親子關系能夠大大減少學生的心理行為問題。

      愛與歸屬。

      對愛的需要包括感情的付出和接受,歸屬感需要是指個體需要在其隸屬的組織中感受到被接納和認可。如果兩者不能得到滿足,人會產(chǎn)生強烈的匱乏感和孤獨感,極度渴望與他人建立親密關系。

      愛與歸屬的需要對青少年來說主要來自父母、同性甚至是異性朋友。如果感受不到父母無條件的愛,沒有朋友,感受不到來自家人、朋友、老師或同學的認可和接納,會引發(fā)他們的抑郁或焦慮情緒。青少年對父母情感的依賴逐漸減少,而對同伴的需求更高。但是由于我國青少年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家里缺少同齡伙伴;又由于學習任務繁重,跟同齡人交往的機會減少,難以發(fā)展友誼,導致他們產(chǎn)生孤獨感。

      自尊需要。

      每個人都需要獲得一種對自己穩(wěn)定的、較高的評價,或者說對于自尊及來自他人的尊重有需要或欲望。馬斯洛認為這種需要分為兩類,一是對能力、成就、權勢、優(yōu)勢、勝任感以及自信、獨立和自由的欲望。二是來自他人的尊敬或尊重的欲望,包括地位、聲望、名譽等。自尊需要的滿足會帶來自信,使人感受到在這個世界上是有價值的、有能力、必不可少的。而這種需要得不到滿足則會產(chǎn)生自卑和無助的感覺,讓人喪失基本的信心,產(chǎn)生焦慮和其他神經(jīng)癥傾向。

      青少年如果自尊水平低,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感受不到來自父母、老師和同伴的尊重,感受不到自己被需要,都會導致其不快樂或其他抑郁焦慮的情緒。當前無論是父母還是教師,大多只關心青少年學習成績,對青少年的評價主要放在學習成績上,會讓許多青少年感受到挫敗感,嚴重打擊他們的自信心,無法滿足自尊需要。

      自我實現(xiàn)。

      自我實現(xiàn)指的是一種使人的潛力得以實現(xiàn)的傾向。如果前幾個層次的需求得不到滿足,青少年則會缺乏目標感,也缺乏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意志力。表現(xiàn)為對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沒有概念,學習動力不足,對未來沒有清晰的規(guī)劃和目標。

      除了缺少馬斯洛提出的五個層次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之外,青少年還有幾個方面的因素會導致他們無法感受到快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感受不到學習和生活中的樂趣。首先,落后的教學模式及學習方式,大量低效、重復的學習活動使他們失去探索世界和知識的好奇心和學習的興趣。其次,兩點一線的生活、永遠都做不完的作業(yè)使他們沒有時間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發(fā)展個人興趣、參加課外的團體性活動以及與他人進行交往。這些都會讓青少年無法感受到學習和生活樂趣,產(chǎn)生厭學甚至厭世的情緒。再其次,家庭中嚴肅緊張的氛圍和充滿沖突的親子關系也會引發(fā)青少年焦慮和抑郁情緒。

      缺乏掌控感,形成習得性無助。對青少年來說,學校的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方式都無從選擇,受到的評價也主要來自學習方面。如果在家庭中,父母習慣于控制,不能給青少年獨立自主的機會,就都會讓青少年缺乏掌控感。當他們無力與這些因素抗衡時,他們只能選擇逃避、拖延等消極抵抗方式。

      心理空虛,感受不到生活的意義。在當前社會,心理空虛、感受不到生活的意義并不只是青少年獨有的。但與成人相比,他們更可能為此引發(fā)焦慮抑郁情緒。2018年,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課題組第四次對全國中小學生思想品德狀況進行了調(diào)查。調(diào)查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學習的方向感有時會越來越模糊;到了高二年級接近40%的學生缺乏清晰的學習或職業(yè)目標;農(nóng)村學生比城市和縣鎮(zhèn)學生更缺乏清晰的未來職業(yè)方向;女生比男生更缺乏對自己清晰的學習與職業(yè)目標設計;有10%的學生缺乏生命意義感。其中高二年級學生的生命意義感不如初二年級學生;縣鎮(zhèn)和城市學生的生命意義感不如農(nóng)村學生;女生與男生相比,更加認為自己生活得沒有價值。

      學習壓力。之所以把學習壓力放在最后,是因為學習壓力并非是導致青少年不快樂的主要或核心因素。學習壓力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以上各個方面的因素都不存在或者影響不夠嚴重,青少年就能更好地應對來自學習的壓力。

      青少年需要層次模型

      根據(jù)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在分析當代青少年現(xiàn)實困惑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提出青少年需要層次模型,這一模型也呈金字塔結構,從底端到頂端依次是:愛與安全感、愉悅感、歸屬感、掌控感、成就感。其中,愛與安全感是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根基,處于底部。愉悅感來自學習和生活帶給他們的快樂感受,對青少年來說,愉悅感對保持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歸屬感滿足的是人的社會需求,青少年在學校環(huán)境或同伴群體中被認可、被接納是他們歸屬感的來源。掌控感也叫作內(nèi)在控制感。個體的內(nèi)在控制感越強,焦慮或抑郁情緒就越低,價值感和幸福感等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成就感與自尊需要有緊密聯(lián)系,關系到青少年的自我評價水平。只有讓他們在某些方面體驗到成就感,才能更有利于他們對自己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

      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青少年只有在認知能力、社會和情感能力方面獲得平衡發(fā)展,才能更好地適應充滿變化和不確定性的現(xiàn)實社會,應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zhàn)。通過以上影響因素分析,就能清晰地認識到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構建一個有利于他們身心健康成長的家庭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

      第一,父母應努力與孩子建立健康和諧的親子關系,構建寬松愉悅的家庭氛圍。

      父母需了解孩子青春期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求,給孩子創(chuàng)造充滿愛和接納的環(huán)境,讓青少年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與安全感。愛與安全感是青少年底層和最重要的心理需求。愛與安全感的缺乏會導致包括抑郁在內(nèi)各種心理或行為問題。然而父母如果忽視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沒有時間和能力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或者對孩子過度關注、越俎代庖,過多地干預或控制孩子,或者不恰當?shù)乜謬樅蛻土P孩子,這些行為都會給孩子帶來愛的缺失或心理的不安全感。

      對孩子的期待要合理,根據(jù)孩子的個性特點和能力水平幫助制定切實可行的長期和短期發(fā)展目標。由于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響,每個孩子的能力有很大的個體差異。過高的期待會給孩子帶來壓力感,而沒有期待也容易讓孩子失去積極上進的動力來源。

      正確處理夫妻之間的矛盾和沖突,為孩子營造輕松愉悅的家庭氛圍。夫妻之間爭吵甚至肢體沖突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很大困擾。因此,父母應首先學會處理夫妻之間的矛盾和沖突。

      第二,學校應構建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學習環(huán)境,提升學生的幸福感。

      學習方面,首先需要改進教與學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其次要提高學習的趣味性,減少枯燥重復的低效練習和作業(yè),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樂趣。再其次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jù)學生的能力水平開展分層教學或布置作業(yè)。

      開展豐富多彩的團體活動和藝術或體育活動,促進他們建立健康的同伴關系。改變單一的以學習成績?yōu)橹鞯脑u價方式,讓他們在不同領域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發(fā)展青少年多方面的技能,建立成就感,讓他們都能體驗到成功,提高自信心。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讓青少年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特點,提高社交技能,掌握壓力應對策略。發(fā)源于美國并由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和教科文組織在全球推廣的社會情感學習項目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社會情感技能和幸福感,可以在全國中小學中大力推廣。

      第三,社會應重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并為他們創(chuàng)設適宜的軟硬件環(huán)境。

      僅僅依靠學校無法完全滿足青少年發(fā)展個人興趣和潛能、提高社交技能的需求,因此必須調(diào)動全社會的力量,為青少年構建能夠促進他們身心健康成長的軟硬件環(huán)境。

      硬件方面,需要創(chuàng)設適合青少年進行娛樂、運動和交往的活動場所?,F(xiàn)在很多兒童活動場所只適合12歲之前的嬰幼兒和小學生,適合青少年的活動場所非常少。軟件方面,社會組織或機構一方面可以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和獨特功能,為青少年組織適合他們年齡特征的各種團體性活動或興趣活動,讓他們在豐富的活動中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提升自己的社會技能;另一方面開展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或公益活動,幫助青少年在服務他人的過程中找到人生的目標和意義,讓青少年擺脫虛無感。意義療法創(chuàng)始人弗蘭克爾在《活出生命的意義》中指出,“個人一旦成功地找到了意義,那他不但會感到幸福,還會具備應對磨難的能力”。那么意義從何處來?弗蘭克爾說,能支撐他在集中營活下來有兩個因素:一是他深愛的妻子;二是在集中營幫助別人讓他體驗到自身的價值,感受到快樂。對青少年來說,體驗到愛與被愛是找到人生意義最基本的前提。每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但只有真正地懂孩子、科學地愛孩子才能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愛。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和公益活動才能讓他們走出自我的狹小圈子,學會關心他人、關注社會,從而找到人生的目標和意義。

      (作者康翠萍,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創(chuàng)新研究院研究員、香港大學心理學博士)(《中國民族教育》雜志2022年第1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selfimprovementmoveme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先锋资源不卡在线视频,亚洲激情在线不卡,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偷偷躁不一样的黄网久久
      <cite id="ormje"><table id="ormje"><dfn id="ormje"></dfn></table></cite>

      <strike id="ormje"></strike>

      <li id="ormje"><meter id="ormje"></meter></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