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ormje"><table id="ormje"><dfn id="ormje"></dfn></table></cite>

<strike id="ormje"></strike>

<li id="ormje"><meter id="ormje"></meter></li>
      首頁>檢索頁>當前

      基于兒童立場 多方聯(lián)合對話 聚焦主題審議

      博物院的陶器對幼兒有何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5-01-05 作者:陳萍 李小花 莊麗 來源:中國教育報

        長沙師范學院附屬第一幼兒園地處長沙老城區(qū),周邊擁有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資源。我們基于“資源富有教育價值”“活動符合幼兒身心特點”“現實條件可行”三條原則,篩選了園所周邊3公里以內的6個地點,開展了基于實地探訪的主題探究活動。

        大班年級組組織教師、幼兒和家長實地探訪了湖南博物院。在對幼兒的興趣點進行調查的基礎上,年級組尊重幼兒的興趣,將主題暫定為“博物院的陶器”。那么,博物院的陶器到底有什么教育價值?能幫助幼兒獲得哪些核心經驗?具體可開展哪些主題活動?為幫助教師厘清以上困惑,幼兒園邀請了湖南博物院陶器專家賴小蘭、銅官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重文與大班組3個班級的教師、家長代表進行多方對話,開展“博物院的陶器”主題活動前審議。

        話題1

        博物院的陶器有什么教育價值?

        教師關于資源的背景知識直接關系到教師對主題活動開展的設想及活動中的支持策略選擇。關于陶器的制作方法、用途、紋樣、發(fā)展歷史等知識蘊含了豐富的教育價值,但不是說教師需要把有關陶器的全部知識都直接傳授給幼兒。只有適合幼兒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的部分,對幼兒來說才具有教育價值。

        通過與園外專家、家長們交流討論,教師發(fā)現,博物院的陶器能激發(fā)幼兒的民族自豪感,增強幼兒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陶器的造型、形態(tài)、色彩、線條具有藝術欣賞的價值,能讓幼兒感受美、欣賞美;陶器的色彩、造型、花紋等元素背后有一些特別的寓意和故事,能讓幼兒感受陶器與人們生活的關系;陶泥易得,幼兒在體驗制陶的過程中可以發(fā)展手部精細動作,了解陶泥的特性、制作的方法和流程,還可以讓幼兒表達美、創(chuàng)造美,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話題2

        能幫助幼兒獲得哪些核心經驗?

        幼兒處于“學習萌芽”狀態(tài),學習是無意識的,在面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時,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展開學習。主持人先組織每個班級就親子探訪記錄表中幼兒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交流介紹。交流中,教師發(fā)現大班幼兒整體上對博物院的陶器感興趣,但每個班級的幼兒重點感興趣的話題不一樣。

        以大(1)班為例:教師認為,大(1)班幼兒主要對陶器上的花紋和圖案感興趣,這可以幫助幼兒欣賞花紋和圖案的美,并通過自主設計花紋圖案、在立體陶器上制作花紋圖案等方式,獲得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藝術經驗。賴小蘭提出,通過了解博物院陶器上不同圖案所代表的不同寓意,幼兒可獲得愛家鄉(xiāng)、愛祖國、愛傳統(tǒng)文化的歸屬感和民族自豪感的社會領域核心經驗。又如,大(3)班教師認為本班幼兒感興趣的陶樓可以幫助幼兒獲得感知探索樓房窗戶的不同結構、感知探索樓房蓋頂的穩(wěn)定性、感知探索樓房的層數與穩(wěn)定性關系的科學領域核心經驗。對此,有教師補充道,幼兒是在實際操作中學習的,當幼兒對“陶樓蓋上頂后會不會垮掉”感興趣時,便會涉及“制作陶樓”這一實驗操作的科學領域核心經驗。

        話題3

        具體可開展哪些主題活動?

        各班教師基于幼兒的興趣而思考支持幼兒自主探究的策略,并從科學、藝術、語言領域對陶器進行主題活動預設。園外專家、3個班級的教師以及家長共同進行思維碰撞,主要立足于幼兒的興趣和該年齡段身心特點,從制作技術、領域適宜性、活動方式適宜性、家園共育、為生成活動留白等方面,對預設的主題活動進行調整與優(yōu)化。

        例如,大(2)班教師基于本班幼兒對“陶器的造型和人俑”的興趣,預設了陶器造型和陶俑主題活動,包括科學活動“我們的身體”“給陶器或陶俑上色”、語言活動“陶俑的秘密”“玩泥巴的男孩”、美術活動“說唱陶俑賞析”“我的陶器小制作”、音樂活動“陶器陶俑變變變”。對此,大家進行了頭腦風暴與思維碰撞,有教師提出:“是不是主題活動都要涉及所有的領域呢?”“音樂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美,如果只是幾個動作的話,為什么不設計成體育活動呢?”大家商議認為,不同造型代表不同的含義,還能展現人物的心理活動。教師應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方式欣賞多樣的藝術作品。可以在音樂活動前增加一個欣賞活動,不局限于人物俑,像動物俑都可以讓幼兒來表現。

        大(2)班吸收大家的建議,將陶器造型和陶俑主題活動調整為:故事背景搜集方面,包括談話活動“陶俑的秘密”、繪本欣賞“玩泥的男孩”;造型感知方面,包括美術欣賞“說唱陶俑”、音樂活動“我的陶俑變變變”;陶俑制作方面,包括陶俑塑形科學活動“我們的身體”“各種各樣的陶塑工具”、陶俑上色科學活動“給陶俑上色”。最重要的是,教師要為活動過程中的問題生成留白。

        這樣的活動讓教師加深了對教育理念的理解,提升了基于兒童視角進行資源審議及活動設計的能力,園內園外達成了兒童視角下的協(xié)同育人共識,也讓幼兒園的活動更符合幼兒的身心特點。

        (作者陳萍系長沙師范學院附屬第一幼兒園保教主任,李小花系長沙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學院教師,莊麗系長沙師范學院附屬第一幼兒園執(zhí)行園長)

      《中國教育報》2025年01月05日 第0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selfimprovementmoveme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先锋资源不卡在线视频,亚洲激情在线不卡,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偷偷躁不一样的黄网久久
      <cite id="ormje"><table id="ormje"><dfn id="ormje"></dfn></table></cite>

      <strike id="ormje"></strike>

      <li id="ormje"><meter id="ormje"></meter></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