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ormje"><table id="ormje"><dfn id="ormje"></dfn></table></cite>

<strike id="ormje"></strike>

<li id="ormje"><meter id="ormje"></meter></li>
      首頁>檢索頁>當前

      避免掉入虛假情緒價值的陷阱

      洪韻(重慶大學新聞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

      發(fā)布時間:2024-07-25 來源:中國教育報

      新聞回放

      近來,“情緒價值”這個詞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戀愛中,它是有些人擇偶標準中的重要一項;工作中,它是吸引用戶最有力的抓手。仿佛情緒價值已經變成了將任何事物“化腐朽為神奇”的萬能法寶。

      主持人語

      “情緒價值”一詞在網絡平臺中以各種無厘頭的形式躥紅,“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愛因斯坦的腦子”,都成為了人們爭相模仿的風潮。這些風潮看似讓人摸不著頭腦,但確確實實成為了人們自我排解的出口。一方面,它成為療愈心靈的良藥,為眾多迷茫之人所追求;另一方面,它也因易使人逃避現實而被詬病為“精神毒品”。本期三名同學的作品,為我們更好地理解、運用情緒價值提供了一些啟發(fā)。

          青年說

      辦公桌上的水培芭蕉、購物平臺上的各類“虛擬情緒商品”、社交媒體上情感博主的熱情輸出……在這股熱潮背后,虛假的情緒價值開始滋生,它們如同精心包裝的糖衣毒藥,讓人在短暫的愉悅中迷失自我。

      追求精神悅己并無不妥,但需謹防虛假情緒包裝下的陷阱。近年來,人們開始從物質悅己轉向側重于精神悅己。富有情緒價值的物質存在,能夠為人們帶來片刻的情感滿足,是一種對現實壓力的幽默回應,自然成為了人們青睞的對象。然而,情緒價值容易被過度包裝和刻意營造,甚至可能淪為一種賺取流量、博取眼球的手段,成為遮蓋現實關系的“黑紗”。

      在互聯網的語境中,人們將自己的情感映射于對應的載體,從而獲得情感支持。在這一過程中,人們可以互相分享所感所想。社交網絡助推了情緒的傳遞,促使情緒在對應的圈層大范圍傳播,但虛假的情緒價值也匿于其中。當一種情緒價值充斥于某一社群,獨立的判斷力也容易消散于盲目從眾的情感共鳴中,最終讓人在虛幻的滿足感中越陷越深。

      真實的情緒價值應該是真誠的,能夠真正給予人們心靈上的滋養(yǎng)和力量;虛假的情緒價值往往缺乏核心要素,只是通過表面的煽動性包裝引人注目。面對無處不在的情緒價值商品或風潮,更需保持清醒和理性。辨別虛假的情緒價值,去偽留真,才能避免被虛假的情緒價值所迷惑和誤導。

      《中國教育報》2024年07月25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selfimprovementmoveme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先锋资源不卡在线视频,亚洲激情在线不卡,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偷偷躁不一样的黄网久久
      <cite id="ormje"><table id="ormje"><dfn id="ormje"></dfn></table></cite>

      <strike id="ormje"></strike>

      <li id="ormje"><meter id="ormje"></meter></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