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ormje"><table id="ormje"><dfn id="ormje"></dfn></table></cite>

<strike id="ormje"></strike>

<li id="ormje"><meter id="ormje"></meter></li>
      首頁>檢索頁>當前

      助學生跑好人生馬拉松

      ——記北京四中物理教師魏華

      發(fā)布時間:2023-08-26 作者:本報記者 施劍松 來源:中國教育報

          ■走近2022年“寶武杯”全國杰出中小學中青年教師金獎獲得者   中國教育報刊社 寶鋼教育基金會 主辦

      學生形容他的課:通常以幾個實驗開篇,吸引大家的注意,然后引出他想講的內容;他提出的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由淺入深,絕不會讓課程因簡單而無趣……

      在“寶武杯”全國杰出中小學中青年教師金獎獲得者、北京四中正高級物理教師魏華心里,一節(jié)好課應該是這樣的:教師如同一位智者,笑瞇瞇地聽著學生侃侃而談,只言片語便能幫助學生找到答案,又或一針見血地指出學生的問題。

      “這種狀態(tài)是每名教育者都向往的。他很親和,與學生關系融洽;他很智慧,永遠知道學生的問題在哪兒;他很瀟灑,在課堂上無比從容……我希望成為這樣的教師、這樣的智者?!蔽喝A說。

          打造有活力的課堂

      坐在魏華的課堂里聽課,一些細節(jié)很難被忽略。上課前的致禮,他和學生們相對鞠躬,腰會彎到90度;每當有學生小聲嘀咕關于課堂問題的思考,即使魏華面朝黑板,也像有特異功能一樣,可以精準定位到那朵思維的小火花……

      魏華說,每一名學生都是鮮活的個體,是與教師有著完全平等關系的主體。師生是在一個教室里,共同來上一節(jié)課,共同來學一個知識點。教師負責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組織討論、引發(fā)思考,學生負責思考、討論、質疑、建構知識體系。

      很多年前,魏華參加北京市優(yōu)秀課堂教學設計答辯。評委問:“你覺得什么樣的課是一節(jié)好課?”當時,他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我認為能解決學生問題的課一定是一節(jié)好課?!?/P>

      “每當進入課堂前,我總是有所期待,想著今天我的問題會不會引起大家的興趣;每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我總是豎著耳朵傾聽,聽學生們會有怎樣的表達。一個充滿活力、令人總有期待的課堂,就是我想打造的‘基于學生問題而展開教學的生成性課堂’。它是生成的,而非預先設定的。”魏華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真誠的態(tài)度和為學生發(fā)展服務的心態(tài),與學生就相關課題進行平等對話,并根據(jù)自己對學生課堂行為表現(xiàn)的及時判斷,對教學行為與思路進行調整,以使教學對話深入持久地進行下去?!?/P>

      魏華說,相比于知識的傳授,高中階段更應該把“人”的培養(yǎng)放在第一位。能讓學生在人生馬拉松中長久受益的,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真正地、自主地去理解現(xiàn)象、建構知識,直至能自主地質疑、提問、思考問題。

          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

      作為學校教學副校長,魏華主持了北京四中近年來的課程改革。

      北京四中的課程需要貫徹立德樹人,需要落實核心素養(yǎng),還需要滲透北京四中百年的優(yōu)秀文化……然而,魏華沒有止步于此。

      在常規(guī)工作之外,他牽頭組建了北京四中數(shù)據(jù)中心,讓學校的教育教學行為有了數(shù)據(jù)記錄和科學分析。這個創(chuàng)新舉措如今已經(jīng)成為西城區(qū)重點課題。

      他重構了學校課程結構,在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精益求精的基礎上,提出了校本必修課的概念。魏華認為,相比學生,學校對未來學習趨勢的理解和社會人才需求的判斷更有優(yōu)勢。將學校理解的未來需求體現(xiàn)到教學中,就是校本必修課的由來。

      現(xiàn)在,北京四中的校本必修課包括簡明哲學、簡單邏輯、創(chuàng)新課程和博物館課程等。面對復雜世界,哲學思辨與邏輯思考能力必不可少;面對未來科技激烈競爭,及時了解科研程序、開展科研實踐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科技素養(yǎng);面對學習時間有限限制,博物館課程打開了學生探索世界的大門。

      這樣的設計源于魏華對教育本質的認識——“喚起學生對世界的熱愛,讓學生有能力探索這個世界”。

          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在學校每年組織的學生評教評學中,魏華一直名列前茅。2017年,他獲評“北京四中園丁”獎。2018年,在北京市正高級職稱評審工作中,魏華“破格”晉級,成為當時北京市最年輕的正高級教師之一。由于長期負責學校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成績顯著,他還獲得了北京市物理學會“金牌教練”的稱號。

      魏華在采訪中并沒有提及這些成績,卻說起了過去10年,他一直堅持推動的公益項目——“鄉(xiāng)村教師提升培養(yǎng)計劃”,每年北京四中高二學生都會前往河北鄉(xiāng)村小學承擔支教工作。

      “如果沒有親眼看見,你很難相信學生在這段支教經(jīng)歷中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蔽喝A說,“在鄉(xiāng)村,北京四中的孩子們看見了真實的中國?!?/P>

      身處新時代,魏華認為,高質量教育教學的第一個標準,就是要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正是在支教的過程中,魏華看到,有的學生會認真地反復打磨教學方案,有的學生會花很多時間和鄉(xiāng)村孩子交心,有的學生回京后仍與鄉(xiāng)村家庭保持著長久的聯(lián)系,還有的學生為此調整了自己的學習規(guī)劃……

      “他們感覺到了肩上的責任。”魏華說。

      《中國教育報》2023年08月26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selfimprovementmoveme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先锋资源不卡在线视频,亚洲激情在线不卡,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偷偷躁不一样的黄网久久
      <cite id="ormje"><table id="ormje"><dfn id="ormje"></dfn></table></cite>

      <strike id="ormje"></strike>

      <li id="ormje"><meter id="ormje"></meter></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