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ormje"><table id="ormje"><dfn id="ormje"></dfn></table></cite>

<strike id="ormje"></strike>

<li id="ormje"><meter id="ormje"></meter></li>
      首頁>檢索頁>當前

      大學生需要心靈上的導航

      發(fā)布時間:2023-05-23 作者:陳德鈺(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2019級本科生) 來源:中國教育報

      新聞回放

      為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養(yǎng),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

      主持人語

      如今的學生面臨學業(yè)、就業(yè)等多方面壓力,我們能感受到一些學生的焦慮心情。有人能夠積極面對,越挫越勇,厚積薄發(fā),為自己拼得美好未來;也有人抗壓能力不強,無人傾訴,不知道如何獨立處理各種矛盾,問題長期積壓,出現(xiàn)抑郁等病癥。及時疏導,有針對性地關愛學生心理健康,讓他們努力學習,快樂生活,未來成長為國家棟梁,是社會、學校、家庭共同的責任。本期來自不同學校的中學生、大學生從他們自己的角度表達了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讓我們一同走進他們的內心深處。

      大學生大多處于18—22歲這一年齡階段,盡管身體機能已經(jīng)發(fā)育完全,但在心理層面尚需發(fā)展。從生理角度看,大腦負責沖動控制、高級理性思維的前額葉區(qū)域,需要到25歲左右才會真正成熟,所以大學生容易在情緒管理上存在問題,容易產(chǎn)生極端思維和行為。大學生若想走穩(wěn)成人、成才這條路,“在大學培養(yǎng)起健康心理”是繞不開的話題。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緣何受到諸多關注呢?這是因為一些學生在步入大學之前,受到家人、學校的過度保護。很多家庭和學校覺得只需埋頭讀書就夠了,卻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一旦進入大學,遇到更復雜的人際關系、更棘手的選擇困境,未經(jīng)世事磨礪的大學生還未做好準備,容易出現(xiàn)情緒不穩(wěn)定的情況,甚至患上心理疾病。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可以改善的。這里需要社會各界勁往一處使。大學生應學習心理知識,調整自我認知,培養(yǎng)積極心態(tài)。如果有一天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無法消化內心積壓的負面情緒,一定要學會求助,配合專業(yè)人士的指導。對于高校來說,應配備心理咨詢教師團隊,以愛育愛,隨時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關懷。日常的宣傳、監(jiān)測也不能少,開設心理健康知識講堂、發(fā)放心理科普手冊都是防患于未然的舉措。社會方面,需要轉變觀念、更新認識。面對心理疾病患者,大眾提供的不應是泛濫的同情和過多的關注,而是更為理性的幫助。

      《中國教育報》2023年05月23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selfimprovementmoveme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先锋资源不卡在线视频,亚洲激情在线不卡,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偷偷躁不一样的黄网久久
      <cite id="ormje"><table id="ormje"><dfn id="ormje"></dfn></table></cite>

      <strike id="ormje"></strike>

      <li id="ormje"><meter id="ormje"></meter></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