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因其卓越的數學研究水平而聞名。從20世紀50年代起,共有13名法國人獲得了菲爾茲獎,該獎通常被稱為“數學諾貝爾獎”。然而,資料顯示,目前法國約有25%的初中畢業(yè)生仍未達到數學預期水平,70%的職業(yè)高中學生的數學能力較差?;诖耍▏逃块L帕普·恩迪亞耶推出一項戰(zhàn)略,計劃將2023年定為“數學推廣年”。該戰(zhàn)略提出的兩個目標分別是提高所有學生的數學能力與促進數學領域的男女平等。
首先,為實現這一目標,法國在小學、初中和高中各學段都采取了相應措施:一是繼續(xù)對小學教師包括幼兒園教師進行數學方面的培訓;二是鼓勵初中學校從2023學年開始成立數學學習社;三是在初一年級成立小型的數學學習小組;四是依據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創(chuàng)建用于評估初中畢業(yè)生數學水平的全國數學能力框架;五是讓對數學學科失去興趣的高一年級學生與數學“和解”;六是強制要求所有沒有選擇數學專業(yè)的普通高中二年級學生每周上1.5個小時的數學課。
其次,為實現2027年在數學、物理、化學等專業(yè)男女平等的目標,該戰(zhàn)略提出應破除陳舊的性別差異觀念,尤其鼓勵女性進入科學和技術領域工作,并成為該領域的專家。具體措施包括在女性或男性占比不多的學科設置定向數字目標、要求學校校長和教師參加動員等。
此外,法國教育部還邀請今年剛獲得菲爾茨獎的法國數學家雨果·迪米尼-科潘向法國年輕人宣講,以此增強數學學習的吸引力。
(劉鈺)
《中國教育報》2022年12月08日第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selfimprovementmoveme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