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云平臺缺乏企業(yè)實踐教學資源,而這個平臺就像企業(yè)教學資源寶庫,我可以搜到很多想學的知識內容?!苯柚拜p工教育在線”平臺,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陳梓婉足不出戶,就能飽享豐富多樣的數字學習資源。在平臺上,企業(yè)兼職教師隔空分享當前企業(yè)先進生產設備的使用教程,陳梓婉通過發(fā)表彈幕等形式,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課后還可以重溫錄制課程的知識要點,強化實踐技能。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高職院校需要常態(tài)化開展線上教學。高職院校注重現場實訓,而在傳統(tǒng)的數字化教學中,存在資源碎片化、育人渠道分散化等問題,怎么破解?
“我校應需而動,聚合政校行企資源,經過6年的實踐摸索,打造了‘輕工教育在線’云端自主學習平臺?!睆V東輕工職院校長盧坤建介紹,該平臺探索出“一核四維五交互”智能生本教學模式,促進師生、生生、師師、場景、平臺之間實現交互。該平臺基于自建、引入海量教學資源、線上線下相融合教學空間、教學大數據科學分析及多功能智慧課程,營造出規(guī)?;逃虒W與個性化培養(yǎng)有機結合的新環(huán)境。
平臺的搭建,基于廣東輕工職院致力引入企業(yè)經驗豐富的軟件工程師,構建校企混編師資團隊,利用企業(yè)教師的優(yōu)勢,建設課程實戰(zhàn)案例和求職面試擴展模塊,推進課程模塊化建設,打造省級精品課程。
課程方面,廣東輕工職院根據“一體化設計—結構化課程—顆粒化資源”的建設思路,采用自建、引入的方式,優(yōu)化整合校內外優(yōu)質教學資源,形成基于專業(yè)內容與特點、以課程為核心的資源建設系統(tǒng)框架。據此,學校教師可利用豐富的校內外資源,以較低的成本,快速建設若干個性化課程,從整體上推進課程的模塊化建設。
“廣東輕工職院在專業(yè)核心模塊不變的基礎上,配置了不同的技能模塊,學生可根據個人實際需求,選擇不同的模塊組合開展學習、技能訓練?!睂W校信息技術學院副院長張嬋介紹。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受投入制約,配備先進設備的真實生產場景較難引入課堂,如何解決這一難題?盧坤建表示,校企合作是產教融合的核心途徑。廣東輕工職院對接產業(yè)需求,積極攜手企業(yè)建設“輕工教育在線”平臺,將企業(yè)的技術、設備、一線生產場景等搬到“云端”,開發(fā)跨場景應用教學功能,實現實踐資源與最新生產技術同步。校外兼職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隨時將課室場景切換到企業(yè)真實生產場景,讓學生體驗實時、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
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廣東輕工職院輕化工技術學院依托“輕工教育在線”建立企業(yè)技術、設備等資源庫,形成了以視頻、圖片等形式呈現的教學素材庫。同時,廣東輕工職院還自主開發(fā)了“校企遠程互動教學系統(tǒng)”,包括教室前端和后臺平臺。針對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yè)一線工程師等校外兼職教師難以常態(tài)化到校參與教學的現實情況,學校使用該系統(tǒng)進行校企即時連線,兼職教師可以通過智能手機等設備,便捷地進行雙向互動遠程現場教學。
如何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實效,最終達成教學目標?在“輕工教育在線”平臺云空間,學生的學習要求和反饋能得到即時展示。學生通過智能化學習終端,可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提問、回答、評論。在同一課室、不同學習空間的學生,還能便捷地在平臺上交流討論等。教師可隨時切入學生互動過程開展指導,教師由以往的知識傳授者,升級為學習環(huán)境的營造者、互動交往活動的組織者、個體學習的輔助與激發(fā)者。
此外,廣東輕工職院還采用海量數據存儲技術,記錄師生學習軌跡、學習內容、學習效果等,形成可供統(tǒng)計分析和預測的成片式、結構化的動態(tài)數據流。學校練好智能化全程監(jiān)控的真“功夫”,通過基于數字化的教學改革反饋機制和智能化的教學評價體系,實現教學決策數據化、評價反饋即時化等,打造出“一生一空間、生生有特色”的個性化網絡學習及評價空間。
截至目前,廣東輕工職院所有二級學院均在“輕工教育在線”平臺上進行課程教學。平臺有效訪問量近1億人次,視頻、課件、文檔等教學資源1740109個,資源存儲總量達到10669GB,課程1338門,教學題庫量546342個。
《中國教育報》2022年09月19日第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selfimprovementmoveme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