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天崇 謝娜 記者 陳朝和)新繁泡菜、寶光素齋、鍋盔……在西南石油大學學生食堂里,香氣四溢的非遺傳統(tǒng)美食還沒出鍋,已經讓守候在旁的中外學生食指大動?!翱曜訙蕚浜昧藛??三、二、一出鍋!”掌勺的大三學生劉季林把蒜苗倒進回鍋肉中,做最后的翻炒。美味剛落入盤中,不少筷子已經伸了過來。轉眼間,盤中一掃而空,一時間,食堂現(xiàn)場秒變美食文化盛宴。
4月15日,新都非遺美食進校園活動在西南石油大學學生食堂舉行,這是發(fā)生在活動現(xiàn)場的生動剪影。中外學生在川菜名廚指導下,一起制作、品嘗新都非遺美食,體驗當地傳統(tǒng)飲食文化?;顒由?,來自新都區(qū)餐飲娛樂協(xié)會的名廚林鋒、李光林與明代新都名人楊升庵“亮相”現(xiàn)場,展開美食與文化的互動,不僅教地道做法,也講美食淵源。
用頭盔烤制“鍋盔”是三國風云的縮影、一壇泡菜里醞釀著時光發(fā)酵的匠心、美味素齋是對“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詮釋……在這堂勞動課堂上,大廚們?yōu)槊總€看似家常的菜品解析內在的地方美食文化奧妙?;顒蝇F(xiàn)場還有川菜調料盲盒挑戰(zhàn)、川菜知多少、四川版Emojy猜成語、新都版你畫我猜和麻辣快問快答等系列活動,讓優(yōu)秀歷史文化在不經意間“流”入中外學生的腦中心中。
現(xiàn)場,扮演明代新都名人楊升庵的該校表演專業(yè)學生高琦凱坦言,為了演好楊升庵,自己閱讀學習了大量地方志和楊升庵詩詞,“這次經歷讓我深切感受到了地方歷史文化的經典魅力?!备哏鶆P說。
此次活動由西南石油大學黨委宣傳部與中共成都市新都區(qū)委宣傳部主辦。學校宣傳部負責人介紹,活動通過勞動教育課堂形式開展新都歷史文化的創(chuàng)新傳播實踐,希望新一代青年能夠做好本土歷史文化傳承,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新時代煥發(fā)生機與活力。
西南石油大學中外學生共同為非遺美食新繁泡菜封壇。曹正攝
西南石油大學中外學生共同制作川菜回鍋肉。曹正攝
西南石油大學中外學生共同制作素齋。曹正攝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selfimprovementmoveme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