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龐珂 通訊員 屈連文)“孔子爺爺您好,請問,《詩經》為什么將《關雎》作為首篇呢?”“能答你此問,深感榮幸?!蛾P雎》置于《詩經》之首,乃因男女之情,人倫之始也?!边@是近日河南南陽臥龍區(qū)AI課堂創(chuàng)新實踐現(xiàn)場會上的創(chuàng)新一幕。
當天的課程展示環(huán)節(jié),幾節(jié)由AI構建的精彩課堂,讓參會者耳目一新——
《守株待兔》寓言故事,通過AI構建對比場景,使荒蕪田地與豐收糧倉形成鮮明張力,以多維時空敘事激發(fā)學生思辨;《借西游之勇 取人生真經》將德育與AI技術相融合構建了“八十一難成長階梯”,讓學生與AI生成的“20年后的自己”擊掌互動,將抽象價值觀轉化為可視化成長圖譜;《關雎》一課上,更是巧妙借用AI問答,為情愫萌動期的少男少女明確了“發(fā)乎情,止于禮,藏于心”的君子之行,讓古老典籍煥發(fā)出了時代新意。
“不僅帶來了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組織形式創(chuàng)新,也潛移默化地改變著老師們的角色定位?!笨酌髀返谝怀跫壷袑W書記趙麗信心滿滿。
據了解,該校建校一年多來,在硬件資源有限,智能設備缺失的條件下,教師團隊憑借深厚教育情懷與專業(yè)素養(yǎng),以“白板革命”“微光計劃”“破壁行動”三大硬核行動,在技術零基礎、資源零儲備情況下,成功將AI融入全學科教學,成為臥龍教育AI融合探索的試驗田。
近年來,臥龍區(qū)在深化義務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方面積極探索。今年3月,該區(qū)啟動“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數(shù)字化轉型”研修工程,在全區(qū)37所學校落地生根,先后舉辦多場次“AI賦能教育”主題學習活動。緊接著,全區(qū)舉辦了多次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數(shù)字化轉型和教師信息素養(yǎng)提升研修活動。
“AI課堂既是一種新型的課堂樣態(tài),這次革新展示,更是臥龍教育人面向未來的鄭重宣言!”臥龍區(qū)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高亮表示,要推動AI真正成為提升教育質量的新引擎、促進教育公平的助推器,共同書寫區(qū)域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智能篇章。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selfimprovementmoveme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