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ormje"><table id="ormje"><dfn id="ormje"></dfn></table></cite>

<strike id="ormje"></strike>

<li id="ormje"><meter id="ormje"></meter></li>
      首頁>檢索頁>當前

      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畢業(yè)生虞永昕:以興趣為燈,照亮逐夢之路

      發(fā)布時間:2024-07-10 作者:焦小新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

      2024年,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以下簡稱“廣以”)迎來第四屆本科畢業(yè)生。少年們用理想指引前路,以行動踐行初心,他們秉承“實干圓夢”(dream it, do it)的廣以校訓,在科學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成就了一個個“低調(diào)高光”的動人故事。廣以2024屆本科畢業(yè)生系列專訪將與大家共同分享學子們耕耘夢想的成長故事,見證他們向陽而生的奮斗歷程。

      初見虞永昕,他語速極快,思維活躍。時光荏苒,步履不歇,4年的努力讓他收獲了瑞士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美國康奈爾大學和西北大學的錄取通知,繼續(xù)展翅翱翔。今天讓我們走進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畢業(yè)生虞永昕,一起聆聽他的廣以故事。

      勇于提問,把握機遇

      “我一直非常喜歡自由開放的教學氛圍,并且計劃未來出國留學,因此中外合辦大學成為了我的首選?!备呖己?,虞永昕參與了多場宣講會并認真收集相關(guān)信息,擁有國際化師資團隊、專注理工科辦學的廣以成為了他的首選?!皬V以是我的第一志愿,4年的學習讓我更加堅定了之前的選擇。”而與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結(jié)緣,則是來源于他長期以來對物理和工程類學科的興趣。在他看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選擇一個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專業(yè),才能在漫漫科研路上擁有無限動力。

      圖片

      虞永昕(右二)與好友

      懷揣著對理工科的興趣,虞永昕踏上了在廣以的求學歷程。初到廣以,全英教學的環(huán)境成為了他面臨的第一個挑戰(zhàn)?!耙婚_始確實會有部分聽不懂,但這反而激發(fā)了我課后自主學習的動力。”預(yù)備學期的課程設(shè)置,讓他有充足的預(yù)習和復習時間,在反復練習下,他快速克服了這一困難。

      自主學習”是虞永昕在采訪中反復提到的字眼。“自主學習并不是指單純埋頭苦學,而是對自己的學習有所規(guī)劃。廣以為自主學習提供了非常多的保障。這里獨特的office hour (教師答疑時間)時間,濃厚的小組學習氛圍,都在為自主學習保駕護航?!痹谛拮x“物理2”期間,虞永昕每周都會在課后的office hour向老師請教問題?!?span style="font-family: 宋體, SimSun; font-size: 16px; margin-bottom: 10px; line-height: 2em;">要想取得好成績,僅僅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是不足夠的,還需要在課后積極練習,帶著問題請教老師,這也是老師們一直鼓勵大家做的事。”

      圖片

      “廣以在選課上也給了我們很大的自主權(quán),在學有余力時,我們可以提前學習高年級課程。”在強大的時間管理能力下,虞永昕僅用了3年的時間,就修讀完了大部分的課程?!按笕蠈W期我選了超過30個學分,學習壓力非常大。但平時一起學習討論的同學們幫我找回了學習節(jié)奏,讓我順利完成了學習任務(wù)?!彼寡?,超前學習確實會讓自己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但也極大提高了他的學習效率,那段緊張繁忙的日子也成為了大學階段難忘的回憶。

      投身科研,圓夢世界

      進入科研課題組是虞永昕在讀大學前就定下的目標,在大一暑假他把握機會,加入了徐新鵬老師的課題組?!爱敃r才入學不久,很感謝徐老師給了什么都不太懂的我一個接觸科研的機會?!痹谡n題組,他度過了大一暑期的時光,也在老師和課題組師兄師姐的指導下了解了科研的基本流程。

      圖片

      虞永昕(左一)在2021中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成果交易會中介紹廣以的科研成果

      大二上學期,繁忙的學習并沒有讓虞永昕放棄對科研的追求,他加入了謝作提老師的課題組,從事分子電子學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研究。這段經(jīng)歷也讓他真正摸到了一點科研的“門道”。2 年的時間,他從跟著師兄師姐學習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的“小萌新”成長為老師的“左膀右臂”,協(xié)助指導師弟師妹進行研究。這段經(jīng)歷讓他快速成長的同時也教會了他堅持的重要性。“測量數(shù)據(jù)不會總是一帆風順,分子的個體不穩(wěn)定,有時候連測三四個小時都沒有收獲,這就需要你擁有繼續(xù)堅持的信念。有時只需要多堅持20分鐘,就會豁然開朗?!?br>

      虞永昕在老師謝作提和課題組研究生的幫助下于美國化學會旗下期刊 Langmuir 以共同作者的身份發(fā)表了題為“使用炔基和巰基錨定基團的烷基鏈CP-AFM分子結(jié),盡管現(xiàn)象相似,但微觀上卻不同”的文章

      課題組的經(jīng)歷,為虞永昕打下了扎實的科研基礎(chǔ)。大三這一年,他憑借“基于飽和非共軛分子的納米電子學器件的工作機理研究”這一課題,獲得了廣以 2萬元的“創(chuàng)新種子”公益基金,并在謝老師的推薦下,在暑假期間前往清華大學相關(guān)課題組進行交換學習。在清華,他在學習中改進了以往成功率較低的測量方法,也更加堅定了未來繼續(xù)投身科研的決心。

      圖片

      虞永昕(右一)與好友

      另外虞永昕也在積極探索不同的科研方向。同年,他加入了Amitesh Paul博士的課題組進行關(guān)于稀土元素和鐵磁性元素間的磁學相互作用的研究。作為共同作者完成的文章已經(jīng)發(fā)表于美國物理學會旗下期刊 Physical Review B。

      時光荏苒,新的旅程即將開啟。關(guān)于未來,虞永昕希望繼續(xù)追隨自己內(nèi)心,前往美國西北大學進行材料科學領(lǐng)域的深造,在同樣廣闊開放的學術(shù)平臺不斷“打磨”自己,實現(xiàn)科研之夢。(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記者 焦小新)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guān)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selfimprovementmoveme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先锋资源不卡在线视频,亚洲激情在线不卡,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偷偷躁不一样的黄网久久
      <cite id="ormje"><table id="ormje"><dfn id="ormje"></dfn></table></cite>

      <strike id="ormje"></strike>

      <li id="ormje"><meter id="ormje"></meter></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