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ormje"><table id="ormje"><dfn id="ormje"></dfn></table></cite>

<strike id="ormje"></strike>

<li id="ormje"><meter id="ormje"></meter></li>
      首頁>檢索頁>當前

      甘肅肅南:一針一線“繡”出成才路

      發(fā)布時間:2023-01-18 作者:張學軍 鄭芃生 馬綺徽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手要把線捏牢,注意針的走向,一定要沿邊緊挨著縫……”新春伊始,記者走進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紅纓帽創(chuàng)業(yè)孵化基地,二樓的加工車間里,來自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職業(yè)技術教育培訓中心民族藝術和旅游服務與管理專業(yè)的幾位學生圍著教師王婧坐在一起,學習傳統刺繡技巧。

      王婧是紅纓帽創(chuàng)業(yè)孵化基地的員工,也是肅南縣職教中心與紅纓帽創(chuàng)業(yè)孵化基地開展校企合作聘請的教師,每次學生來基地時,她總會耐心細致地指導學生學習刺繡技巧。

      培訓中,學生們認真學習、相互溝通交流,并虛心請教培訓教師,深入了解刺繡的基本知識、圖案設計、花色搭配和裕固族刺繡、服飾、各類配飾及相關周邊產品的設計制作技藝流程。很快,一件件構圖明朗、線條厚實、色彩鮮艷、圖案精美的刺繡作品就誕生了。

      把課堂開在車間,把員工聘為教師,把人才培養(yǎng)和市場拓展結合在一起……多年來,肅南縣職教中心校企合作不僅培養(yǎng)技術人才,還為傳承民族文化與藝術而努力。

      “手工制品制作比機械制品更加用心,更具有匠心。這和我們培養(yǎng)人才是一樣的,將工匠精神的培養(yǎng)作為教學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引導學生做任何事都認真細致,精益求精。工匠精神應該成為每一個接受職業(yè)教育的學生向往的一種境界?!泵C南裕固族自治縣職業(yè)技術教育培訓中心教師樊萬林說。(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張學軍 鄭芃生 通訊員 馬綺徽 攝)

      王婧老師(左三)與學生交流傳統刺繡技巧

      王婧老師向學生講述紅纓帽的來歷及傳說

      王婧老師耐心指導學生掌握縫合技巧

      學生一起繡配飾

      學生試穿剛剛趕制出的新衣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m.selfimprovementmoveme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

      先锋资源不卡在线视频,亚洲激情在线不卡,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偷偷躁不一样的黄网久久
      <cite id="ormje"><table id="ormje"><dfn id="ormje"></dfn></table></cite>

      <strike id="ormje"></strike>

      <li id="ormje"><meter id="ormje"></meter></li>